在美國,擁有一位好的家庭醫生、婦產科醫生、牙醫生真的非常重要!
美國醫療體系不像台灣那麼方便
所有健保公司都是私人的
每個人的保險公司都不同(由公司提供或是自行投保的保險公司裡做選擇)
而每個醫生所簽約的保險公司有限
所以生病時不能想看哪個醫生就看哪個醫生(不像台灣走到巷口就好了XXD)
再加上美國看醫生都是採預約制,幾乎不可以現場預約(Walk-in)
如果你是這家診所的新病人,通常要提前兩星期以上預約
就算是感冒生病,有可能也是要等到明天甚至下星期才能看(等看到醫生我的病都好了啦!)
或是難得讓你walk-in也是要等個1.2個小時才看得到醫生五分鐘
病情需要的話可以拿個抗生素處方簽,不嚴重的話可能是空手而回請你到藥局自行買藥
所以在美國找一位好的家庭醫生是非常重要的
就算沒生病,也要先找好醫生,建立新病歷
如果突然感冒生病,至少不用等到兩三個星期才看到醫生
*不過現在Urgent Care Clinic很多,如果家庭醫師沒辦法預約到,可以到urgent care or mini clinic看一些感冒的小病,只是copay比較高一點吧!
對於女性來說,一位好的婦產科醫生那就更重要了
美國女性發生性行為、服用避孕藥的年齡比亞洲女性早
所以每年定期看婦產科醫生是非常必要的
如果從來沒看過婦產科醫生
我更建議結婚後也要找一位婦產科醫生
醫生可以幫助你做家庭計劃(意味何時生小孩、組織家庭)、每年定期做子宮頸、乳癌檢查
我的狀況比較特殊,平時我有一位婦產科醫生
但是他並不做人工受孕及人工試管
所以在我們決定要做人工試管嬰兒時
我就換了一位專門做試管的婦產科醫生
等到懷孕一切順利後,我再轉換回去我原本的婦產科醫師做所有接下來的產檢以及接生
需要有特別的專業護士及人員,整個team幫我做所有安排
1. 好口碑:在同業及病人中有好風評
2. 畢業於好學校、接受好的住院訓練(residency):Dr. Ohtani畢業於St. Louis University,這間醫學院是全美前五名,很難申請,而且校風傳統(old school)、著重學生醫德而不是以賺錢為目的,residency也在美國本土完成(比在夏威夷完成有經驗)
3. 網路好評價:在美國可以google看這個醫生的評價如何,可以到Healthgrades.com或是Vitals.com甚至Yelp.com找到很多醫生的評價,當然網路評價不是唯一考量之一,也比較主觀一點,總是有一粒屎壞了一整鍋粥的情形發生,所以還是多方面比較做參考用啦!
4. Office Staff有良好訓練、很有組織條理:櫃台小姐(receptionist)、排約診小姐(medical assistant)跟護士也是很重要的角色,有時候跟他們說話的時間可能還比醫生多,有時候緊急情況發生時,他們可以決定你約不約得到診呢!
到了第十三週我發生了Fibroid red degeneration緊急去急診室
做完Nuchal Scan及Quad Scan還親自打電話給我報告檢驗結果 (這還是我第一次遇到醫生親自打電話給我呢!)
******安娜感想******
分享我的尋找OB之旅有點曲折
完全感受到好醫生真的難尋啊~
可能是我懷孕所以等了將近三星期才排到預約
最近聽說如果沒懷孕要成為新病人的話需等五六個月(我的老天爺啊~)
而且他也越來越忙,越沒時間跟我聊天了
結果我現在每年健檢就都去他第二個診所檢查(人很少)品質也比較好
他們會知道更多內線消息喔!
或著不要等到懷孕才開始找醫生,每位女性朋友有個好的OB就跟有位好的家庭醫生是同等的重要
在美國,好醫生會帶你送天堂、壞醫生會帶你送病房der....(因為都預約不到只好到ER報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