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第一胎的經驗,發現在美國生產真的不用帶太多東西
在台灣,許多個人或是醫療用品都需要自己帶
在美國,醫院幾乎都會提供
藉由這篇來分享一下我在Kapiolani Medical Center for Women and Children(KMCWC)生產所提供的服務、餐點以及病房介紹
(各州各醫院皆有所不同,給大家參考囉)
媽媽待產包:
J大爺準備了一個他自己的背包
這就是他等待已久的Xmas gift:NIKE奶爸後背包
現在裡面裝滿了大小寶的尿布、尿布墊、濕紙巾
之後陸續會增加冰寶(裝母奶)、叉匙圍兜兜、膳魔師悶燒杯....哈哈哈!
生小娜時真的是沒經驗,帶了很多後來發現一半以上都沒用到
舊文請看|美國生產|39W~醫院待產包
這次我的醫院待產包(小型行李箱)則準備了
爸爸三天換洗衣物
爸爸盥洗用品(牙刷、牙膏、牙線、刮鬍刀、刮鬍泡、髮蠟、沐浴乳、乳液)
個人盥洗用品(牙刷、牙膏、牙線、化妝水、精華液、乳液、洗臉毛巾、眼鏡)
個人浴巾
1ml 注射筒
- 擠初奶用
月子茶(四包)
- 由於這次生產完娜媽才飛到,我頭兩天沒有月子茶可以喝,所以前一晚就先在家煮了超濃縮紅棗枸杞桂圓茶(大約2000cc),在醫院的四天內只要加熱水就可以
*我生完小孩就開始坐月子,一律不喝水、不吃生冷食物(一個月)、不吃水果(兩星期),完全喝月子茶飲&每天的藥膳湯當水喝
電子用品(相機、備用電池、手機、筆電、手機充電器、筆電充電器)
象印保溫杯
膳魔師悶燒杯
- 醫院的早餐很多事牛奶、cereal...等生冷食物,我無法吃,我會帶悶燒杯裡把前一晚的飯加湯,作成隔天早上的稀飯
提籃式汽車座椅
- 沒帶的話,醫院是不會讓你帶小孩回家的
寶寶回家衣服
哺乳枕
二寶見面禮
- 結果我很天兵,最後三樣我竟然忘記帶@@
醫院提供
(媽媽用品方面)
產褥墊、看護墊、免洗褲
- 第一次生產不知道他們會提供,我還自己帶內褲、衛生棉,後來才發現完全都不用帶。雖然是阿嬤大內褲、比成人紙尿褲還要大的尿布,但是... who cares?! 產後惡露是非常多的,而且除了老公&護士會看你之外,沒有別人會看到你穿大內褲走來走去的
- 像我出院前還流血流蠻多的,就多要了一包(五片)
羊脂膏
- 這應該是媽媽的救星之一,防止乳頭乾燥、龜裂
- 新生兒嘴唇皮膚乾燥也可以直接塗擦
陰部沖洗瓶
- 這算是很generic的陰部沖洗瓶,我會帶兩個回家,每次上廁所時可以裝溫水清洗屁股
拋棄式熱敷袋(暖暖包)
- 如果胸部開始漲奶、擠奶前需要熱敷的話,可以跟護士拿熱敷袋
- 我第二天麻醉完全退以後,後背打epidural的地方有點痠痛,熱敷後好多了
防滑襪子
- 美國住院其實不用帶拖鞋,醫院會提供防滑襪子,下床時就穿襪子走來走去,而且病房每天都有清潔人員來掃地、拖地、清潔廁所、倒垃圾、換新毛巾,其實很乾淨
甜甜圈墊
- 這個是這次才發現的好東西,因為剖腹幾乎都躺在床上休息,躺到屁股尾椎好痛,護士就問我要不要用用看這個甜甜圈氣墊,沒想到還真的很好用耶! 如果我衍生為痔瘡的,更能派上用場(哈哈)
AMEDA手動擠乳器
- 這個其實是因為J大爺在醫院工作的關係,護士提供的。因為第三天我已經開始有漲奶的疼痛感,回家當天晚上馬上拿來用,發現....很~好~用~耶!
- 吸力很強、很好清洗,更棒的是我的medela瓶子可以互用
小毛巾、大毛巾
- KMCWC病房裡皆有附設淋浴間,J大爺每晚可以在醫院裡洗澡,醫院也會提供毛巾(不過我們還是習慣帶自己的)
生理褲、哺乳衣
- 開襟衣服我沒帶,因為在醫院的四天每天都穿住院服,它的肩膀兩側都是扣子,直接扒開就可以餵了,比穿自己的衣服更方便
- 我也沒帶備用衣服,穿什麼衣服去醫院就穿什麼衣服回家
- 我只帶一件乾淨小褲(生理褲)&哺乳衣,出院回家的時候穿
**以上物品醫院都會提供,但是是不是免費要看各醫院,很多東西醫院會向健保公司申請費用,如果健保不給付,最後病人需自費(賬單一兩個月後才會寄到家裡),所以如果護士主動提供就拿吧!如果要多拿或是多要的,最好還是先問清楚保險給不給付喔!
(寶寶方面)
幫寶適Newborn尿布一包、濕紙巾1-2盒、毛線帽、凡士林、酒精綿片、吸鼻器、拋棄式尿布墊、梳子、包巾
除了包巾之外,其他用不完的都可以全部帶回家
所以基本上只需要準備一套寶寶回家的衣服就可以了
我有多帶一組寶寶指甲剪&Zoli自動磨甲機
|好物|新生兒照護用品篇+預防尿布疹Desitin+Zoli摩甲機
就怕BB一出生指甲很長刮傷了臉
好險小菱還OK
我發現全美國的醫院都用同一款包巾耶!
美國寶寶的註冊商標,呵呵呵~
而且大家包的方法都一樣(從脖子開始),不像台灣是從頭開始包
病房介紹
住在KMCWC很像住日本旅社
雖然病房很小,但是五臟俱全
房間裡就一張病床、一張單人沙發床、一張椅子
小小的廁所有馬桶、洗手台、淋浴間
每天都會有清潔人員來打掃,非常乾淨(不會濕嗒嗒的)
洗手台還有還有檯子可以放個人盥洗用品
唯一缺點是,排水排得很慢
餐飲介紹
Day 1 晚餐
由於是下午一點剖腹
前一天晚上午夜(12am)之後就不准進食,連水都不可以喝(只能刷牙漱口)
熬到中午插IV line下午麻醉藥慢慢退了後轉到產後病房
我都沒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
晚餐時間醫生就准許我先吃點液體餐食(Liquid Diet)
結果送來一碗清雞湯、兩根冰棒、熱開水(泡立頓紅茶)、蘋果汁、果凍
不要懷疑!這是真的!才剛剖完腹四小時就要吃冰的了
不過這個時候我已經很餓了,但是礙於不能吃固體食物
我婆婆特別熬了點豬腰湯帶來給我喝,要不然醫院提供的餐點我只有一碗雞湯可以吃而已
要等到隔天早餐我可能會餓死@@
Day 2 早餐
終於可以吃固體食物了!!!(舉國歡騰~~已經超過36小時沒吃了)
說實在的,我還蠻喜歡KMCWC的餐點
早中晚餐都有很多選擇,主菜(選一樣)每天都不同,副餐、甜點、飲料可以任選
所以其實分量蠻夠的,我都會多點給J大爺吃
由於昨晚忘記填單子,今天早上的早餐是廚房隨意幫我準備的
法國土司、炒蛋、燕麥、熱咖啡、果汁、低脂牛奶
我只能吃吐司&炒蛋,其他全進去J大爺的肚子裡
不過因為我實在太餓了,馬上打電話給公公請他準備點食物幫我帶來醫院
Day 2 午餐
我很喜歡這個紅酒燉牛肉,再加上馬鈴薯泥、綠花椰菜、雞湯,很豐盛的午餐
再加上公公帶來的燙青菜、粥
終於讓我這餓死鬼有了飽足感
(其餘的洋芋片、巧克力牛奶、果汁、冰淇淋當然又進了J大爺的胃)
(作參考的午餐菜單)
Day 2 晚餐(Celebration Dinner)
只要在夏威夷的醫院(KMCWC and Queens)生產,醫院都會提供一餐慶祝晚餐
恭喜爸爸媽媽為家裡添了一名新成員以及慰勞媽媽生產的辛苦
餐點比一般醫院餐點豐盛一點:沙拉、主餐(雞、牛、魚選一)、甜點、飲料
還附贈一瓶香檳喔!(不是啦!那是蘋果汽水)
Day 2 早餐
還有味增湯可以喝(不過坐月子最好不要吃味增)、香蕉、燕麥、脫脂牛奶、果汁、烤全麥吐司、炒蛋、白飯、雞sausage
Day 3 午餐
越南米粉湯、湯麵、糙米、每日一湯(馬鈴薯濃湯)、洋芋片、冰淇淋、果汁
Day 3 晚餐
雞蓉玉米湯、照燒牛排、燙綠花椰菜、馬鈴薯泥、藍莓優格、巧克力牛奶
(給大家作為參考的晚餐菜單)
Day 4 早餐
味增湯、燕麥、巧克力牛奶、木瓜、烤土司、雞肉片、炒蛋、糙米
******安娜感想******
基本上餐點的份量都很足夠,反正除了有規定只能點一樣的正餐之外,我都隨便愛點什麼就點什麼
我不能吃的J大爺可以幫忙吃
所有冰冷食物我都不吃,包括水果、牛奶、果汁、飲料、冰淇淋、茶、咖啡、優格、加工肉類(肉片、雞sausage) 、沙拉、生菜
也不喝水,只喝我帶的桂圓紅棗枸杞湯
剖腹生產可以住醫院四天三夜(自然產可以住三天兩夜),其實也可以早一天回家
但是我才不要太早回家,醫院提供三餐、育嬰室
我不用煩惱吃的問題,白天母嬰同室,晚上要睡覺時把小孩送到育嬰室,需要喝奶時再推來病房餵奶就好
至少晚上我可以好好睡上一兩個小時(兩三次)得到充足的休息
唯一一點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剛開完刀,24小時幾乎都躺在床上(除了上廁所外)
躺的我屁股痛死了!!!(不過回家也沒有比較好啊!)
幸好那甜甜圈坐墊救了我XXXD
當然美國的醫院不如台灣的月子中心
但是只以產後三天的醫院服務品質來說,我覺得應該比台灣好吧!(有經驗的媽媽可以跟我分享喔!)
這次是最後一次生產,我非得做個詳細全紀錄才行,也給大家做個參考囉!